3月27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以下簡稱“綱要”)召開3月份集體備課會,全體教研室成員參加會議。此次集體備課會以教學競賽備賽為主題,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模拟教授課演練,旨在通過集體研讨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會議由綱要教研室主任夏增民主持,學院黨委書記王學東出席指導。
備課會上,馬瑞老師以《抗戰時期毛澤東敵後遊擊戰戰略思想的形成》為題,結合抗戰曆史背景與經典戰例,系統分析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邏輯與實踐價值,通過動态地圖推演和文獻引用增強了課堂的生動性。趙耀老師主講《從四渡赤水戰役中深刻領悟遵義會議的偉大意義》,以四渡赤水的戰術細節為切入點,深入闡釋遵義會議在黨的軍事路線、組織路線上的曆史性轉折,并聯系新時代背景強調其現實啟示。
授課結束後,與會教師逐一展開點評并提出針對性建議。黃長義指出,課程設計需進一步聚焦核心問題,注重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增強曆史叙事的縱深感。夏增民建議,課堂教學語言表述應更精準凝練,同時加強課堂節奏的把握。王學東強調,思政課教學須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既要講透曆史邏輯,也要挖掘思想價值,引導學生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增強使命擔當意識。
此次備課會通過“演練-研讨-改進”的閉環模式,為青年教師參賽提供了實戰化指導,也促進了教研室成員間的教學經驗共享。學院将以教學競賽為契機,持續推動集體備課常态化、精細化,助力教師隊伍建設和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
通訊員: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