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周一航)9月27日晚,思政課社會實踐教研中心于騰訊會議召開線上教務工作會議,圍繞《思政課社會實踐》課程作業收交與批閱、優秀報告遴選、教學研究等教務内容進行總體安排。教研中心教師楊炳祥、雷志春、劉興花、張冬靜,授課教師文紅玉、闫帥、鄒旭怡、趙建建、韋革、李平、張蕾、阮麗萍、肖豔等參會,會議由教研中心主任周浪主持。

會議就如下内容進行了安排與部署:一是在作業收交上,應對緩交、未交學生進行提醒和督促;二是在作業批閱上,注重對作業優秀率的合理控制,從而促進報告質量水平的整體提升;三是在優秀報告遴選上,強調“優中選優”,并提倡報告主題盡可能向政治、生态和文化類選題傾斜;四是在教學研究上,鼓勵授課教師圍繞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開展研讨,并配套課程建設給予經費支持;五是在時間節點上,明确報告批改及HUB系統成績錄入的截止時間,确保課程整體有序推進。
《“大思政課”的實踐探索: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精選》的三位副主編就優秀調查報告的遴選過程和細節進行了分享。第3輯副主編劉興花老師指出,優秀調查報告的遴選标準需要圍繞正文字數控制、報告主題把握、内容書寫特點、文字表達風格、格式形式規範等内容進行細緻審定;第2輯副主編雷志春老師強調,編撰工作中尤其需要注意優秀報告的選擇範圍、報告的問題意識、文字标點細節等内容;第4輯副主編張冬靜老師指出,在後續優秀調查報告的遴選上,應密切注意報告在各個主題上的均衡性、調查内容的翔實性及調查結論的可靠性。
據悉,“規範化”是思政課社會實踐教研中心在課程教學、作業批閱、優秀報告遴選等常規工作上的主要目标。教研中心希望通過流程、标準、細節等方面的規範化要求,提升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和質量,激發大學生聚焦實際問題、圍繞熱點需求開展調查研究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實踐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