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建江)當地時間2023年6月1日至5日,2023年恩格斯國際學術研讨大會在英國伊斯特本(Eastbourne)舉行。此次會議旨在研究恩格斯的生活和理論及其對當代世界發展的影響。大會由英國布賴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英國馬克思恩格斯國際人文交流學會(The MEIA)主辦,吸引了來自英國、中國、德國、美國、愛爾蘭、西班牙、羅馬尼亞、丹麥、土耳其、印度等十多個國家近百名專家學者出席。與會嘉賓就恩格斯的理論及其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貢獻、馬克思主義對當今世界尤其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我院科學技術哲學教研室劉建江副教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孔婷博士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

在大會開幕式結束後的第一場主題報告中,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汪信硯以“恩格斯的自然觀及其當代意義”為主題,詳細闡述了恩格斯自然觀的本質特征、基本内容和當代意義。他明确指出,恩格斯的自然觀,特别是恩格斯對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及其協調途徑的闡述,在今天具有突出的時代意義,也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遵循。他認為,此次國際交流為中國學者提供了與外國同行探讨人類所共同面臨的問題、貢獻中國智慧的平台。

北京師範大學88858cc永利官网教授王炳林以“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在其發言說道,中國式現代化既吸收了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中國特色。他希望以此次國際研讨會的舉辦為契機,把這一中國重大的理論創新成果介紹給外國學者,使他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發展和實踐。

英國布裡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教授特瑞爾·卡弗(Terrell Carver)以“恩格斯晚年思想發展與伊斯特本”為主題,詳細闡述了恩格斯晚年思想的發展,以及恩格斯的文本與伊斯特本這座城市的關系,并以相關文本為依據闡釋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術思想關系。他指出,這次研讨會促進了中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之間的交流,同時他還表示,希望看到更多國外馬克思主義學者的論著被譯介到中國,進一步增進中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之間的對話。

在研讨會的分會場,劉建江副教授作了會議發言,其發言的題目為《論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思想》,其發言的主要内容如下:從社會曆史的視角出發,青年恩格斯揭示了19世紀資本主義轉型和生産方式确立的社會機制及其現代性後果,把對經濟問題的研究置于特定社會階級結構之中。在《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和《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青年恩格斯深刻分析和披露了現代資産階級社會的突出矛盾,批判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思想對于理解青年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以及曆史唯物主義的形成過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孔婷博士的發言題目為《恩格斯的自然觀研究》,其發言的主要内容如下:恩格斯的自然觀可以概括為“物質決定精神”。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由物質世界中基本元素的相互作用和運動所引起的。同時,恩格斯也強調了自然界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他認為這些規律是獨立于人類主觀意識的存在,它不會因為人類的認知或行為而改變。同時,他也關注到了環境與生命之間的互動關系,提出了“物質進化”的概念,認為生命體的演化是在物質進程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們是緊密聯系的。此外,恩格斯還對人類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對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兩位老師還與國外學者就恩格斯的哲學觀、恩格斯晚年關于曆史唯物主義的書信、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根據大會的議程安排,在會議的最後一天,兩位老師跟随其他部分參會的嘉賓一同參觀了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倫敦馬克思公墓(Highgate Cemetery)等地。在馬克思墓前,兩位老師深切緬懷了這位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重溫了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名言“哲學家們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并一緻表示,一定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共産主義的信念,用實際行動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遺産進一步繼承和發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