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張星久教授做客第105期喻園求真學術講座

來源: 時間:2023-06-12 點擊量:

(通訊員:陳烨) 6月8日下午,第105期喻園求真學術講座在東七樓202資料室舉辦。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 “弘毅學堂特聘教授”,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會副會長張星久應邀作題為《問題意識、研究方法與學術論文寫作》的學術講座。《88858cc永利官网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王婷婷老師,我院教授夏增民,青年教師翁俊芳,武漢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以及我院學生參加講座。講座由我院教授文紅玉主持。



       講座伊始,張星久闡明了問題意識的形成途徑。他指出,我們需要基于終極關懷的“疑問”與“驚異”,在受到現實問題的刺激中産生對現實處境的焦慮,帶着求知的渴望和好奇的心态積極尋找藏匿于閱讀中的“不一緻”答案,從而在新方法和新理論的啟發下,形成新問題,并在持續的研究中不斷派生出新的問題。



       張星久強調,在形成和強化自身問題意識的基礎上,我們應當積極地将“問題意識”轉化為“真問題”,形成邏輯上具有可質疑性的、有創新價值的、創新可能的專業學術問題,最終提煉出有引力和沖擊力,能夠充分反映兩個變量關系的題目。同時,他指出,破題的過程就是形成思路框架和預估論文創新性的過程,我們必須明确形成問題和細化問題的重要性,在堅持問題導向中實現精準破題。



       在研究方法及其運用上,張星久首先從方法論意義上的“方法”、專業内的理論流派或範式、技術性方法三個層面厘清了方法的結構層次,并根據其不同的方法論基礎,将方法劃分為基礎主義、反基礎主義和綜合方法這三大類型。随後,他指出,研究主體需在堅持問題導向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學術專長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積極将其引入自己的研究當中,在具體化操作化中實現從方法到理論的轉化。

      夏增民強調,樹立問題意識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院學生應聚焦實際問題,培養學術邏輯,從而不斷提高挖掘前沿課題的能力與敏銳度,在問題導向中形成專業學術成果。



      在交流讨論環節上,翁俊芳就如何保持從事學術科研的系統性、持續性以及堅守學術研究的初心等問題與張星久教授展開交流。




      本次講座視野廣闊,内容豐富,邏輯清晰,為我院學子樹立并堅守問題意識,切實增強學術創造力和創新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學院師生開闊研究視野,提升研究能力。



版權所有:中国·88858cc永利(股份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學院電話:027-87556742(院辦)       027-87544455(研究生教務)

                 027-87557893(人事)       027-87557739(本科生教務)

學院郵箱:mkszyxy@hust.edu.cn

Baidu
sogou